2)【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这个角度,三大殿就该修复。”韦宝很圆滑的道。

  既正面回答了朱由校的问题,也侧面开导朱由检,不管什么理由,你别再与皇帝对着干了,惹得皇帝不高兴,难道大明的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吗?

  朱由检也不是傻瓜,立时有些醒悟了,虽然不认同皇帝说的理由,不觉得应该继续在三大殿上花大笔银子,但韦宝说会影响皇帝的心情,这话朱由检听进去了。

  “陛下,辅国公之言,令臣弟茅塞顿开,臣弟不该贸然谏言。”朱由检磕头认错。

  朱由校的气又消了一些。

  韦宝也暗暗松口气,心想朱由检还是怕死的,也不算完全的榆木脑袋。

  韦宝根据原本的历史,其实早就知道朱由检是什么人,朱由检遇到事情喜欢理想化,但真的感觉事情比较大,又会立刻甩锅,堪称甩锅大王。

  所以,韦宝骨子里是瞧不起朱由检的。

  朱由检的能力和朱由校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甚至在韦宝看来,朱由检的水平连朱由校一半都达不到。

  做皇帝的人,并不需要多少能力,但至少得有担当!

  自己没有担当,也不会用人,当什么皇帝。

  朱由校支持魏忠贤,是从头到尾的支撑,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崇祯做不到。

  所以跟崇祯这种人,完全没法称兄道弟,掏心掏肺,只能防着他。

  处处提防,还谈什么合作。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崇祯皇帝似乎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皇帝,不仅有别于桀纣,甚至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勤恳皇帝。

  后世也一直有人为他叫屈,似乎是一个悲壮的,值得人同情的好皇帝。

  1642年,崇祯皇帝挂树上的前两年,农民起义军造成的国内局势已经非常严重了,再加上辽东局势,双线作战,崇祯皇帝没有同时打赢两场战争的底气,便有了姑且先和满清议和的打算。

  满清皇太极这边,议政王大臣会议造成贵族和皇权的冲突,虽然建了国,统治并不稳固,满汉矛盾也日益尖锐,导致身体垮了,一听明王朝这边有心议和,也是求之不得。

  当时的朝局形势是大家都知道国力不允许双线作战,但因为崇祯皇帝的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从不担责的特性。

  十几年君臣,有了无数前车之鉴,所以谁也不愿意提议和,做这个出头鸟,都做明哲保身的清流。

  而且谁敢提议和,必是群起而攻之。

  口子还是在兵部开了,因为南北战线交困,李自成攻入河南,兵部尚书陈新甲屡次被弹劾罢官,所以陈动了私下与满清议和的想法,并很贼地告诉了同僚傅宗龙。

  傅有告诉了大学士谢升,于是谢升向崇祯告发。

  这正中崇祯下怀,所以崇祯破天荒的没有治罪,而是背地里让陈新甲去秘密操作,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泄露一丝风声。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