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六章 银元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元,平均单曰产量在万枚左右。由此可见,当年安徽银元局规模绝对不小。

  不过到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5月,清廷下谕,称“各省设局太多,分两、成色难免参差,不便民用,且徒糜经费。湖北、广东两省铸造银元设局在先,各省如有需用银元之处,均着归并该两省代为铸造应用,毋庸另筹设局,以节糜费。”

  没办法,既然清廷都下旨了,那地方上也只能遵守。

  这个时候还没有发生庚子事变,也没有所谓的东南互保条约出现,清廷的命令地方上还是有些影响力的。

  光绪二十八年(1902),安徽巡抚聂缉椝改银元局为安徽铜元局,前后经营了5年,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停铸。当年,新任安徽巡抚冯煦又改铜元局为安徽制造局,专门制造军火和电灯等,从那以后安徽也就再也没有铸币的机器了。

  “如何,都督可还满意?”

  见严绍在那里盯着银币看,坐在一旁的李良笑问道。

  现在财政部长一职是由李良担任的,所以这件事多多少少也是由他来负责。

  “不错。”严绍点点头。“这种银元什么时候可以发行?”

  虽然严绍是个外行人,但也可以看的出来这枚银币的成色十分不错,心里自然也是十分满意。

  “随时可以…”李良开口道。“目前凭着从上海进口的铸币机,我们已经可以曰铸2000余枚银元,数量虽然不多,但一个月下来也有六万余枚,发行的话,勉勉强强也够了,不过因为机器只有一套,所以暂时最好只铸造一种银元…”

  历史上的安徽银元局也只有将近500人,机器20台,所以虽然只有一套机器,但是这个产量到也合理。

  “这个我也知道…”点了点头,严绍笑了起来。“既然这样那就开铸吧,也免得你总是抱怨财政部的库房空的连老鼠都养不活…”

  听到严绍这么说,李良也笑了笑。“事实如此吗…”

  虽说现在每月单是雨石集团缴纳的税款就已经达到了上千万(既然现在已经是自己当家了,总不好再继续偷税漏税),比过去安徽一年的财税收入也差不了太多。但与之相比,花钱的地方只会更多,无休止的铁路和公路,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支出,再加上还要还严绍钱,基本上收上来的税才刚入库房,就已经被拉出去挪作他用了…

  至于还严绍钱什么的,虽然现在严绍是军政斧的都督,但毕竟也没有用私人的钱替公家服务的道理,咳,所以在掏钱的时候,严绍已经说明是借的了,而有借,就必定要有还…

  就是严绍,也不能以私废公啊...

  ————————————————————

  等到觉得看的差不多了后,严绍再次看向李良。

  “对了,有关银行的事情办的怎么样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