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一一三 章 忠人之事(三)_大唐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边过去,手指弹动着那纸张,口中似乎还在念念有词。这老者是与杨老他们也有些交情的,刘光彦见老者向自己走了。这才有所反应,笑着和老者谦让了几次,方才拿过笺纸看起来,片刻后,却也是口中低喃,皱起了眉头。

  “刘翁,若有什么好诗,便速速念了吧,这等吊人胃口,好不厚道”。刘光彦这人脾气毕竟很好,作为众人之首的李善笑着说道,随后旁人也都笑了起来,气氛一时间轻松下来,刘光彦也笑了笑:“这首诗……便念给大家听吧,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在场的众人当中已经没了任何的交谈之声。刘光彦本是文坛大儒,此时按照韵律认真地诵念着手上诗词,念得虽不快,但贴合着词句的意境,却是一气呵成。在场众人本就是有着不错文辞功底,虽不是都能写出上佳之作,分别诗词好坏的能力还是有的。

  刘光彦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望着众人不断小幅度地点着头,好半晌之后,方才叹了口气,“……好诗啊。”这时候园林当中的众人有人对望几眼,有人喃喃重复着诗句,现场安静异常。也是在如此的气氛里,那边杨廉伸手拿过了笺纸,先是看了一遍,缓缓点着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最为喜欢的两句话。言简意赅却意境深远”。

  若论慷慨激昂,抒发胸臆,李太白的诗,是最能在第一时间就冲击人的心灵,震撼他人的东西,特别是在这些一辈子与诗词为伴的人面前。一时间没有人说出评价,倒是有人在喃喃点头中隐隐说了“绝妙”。

  不过此时最难看的莫过沈云了,脸上一时间涨得通红,说不出话来,在场的很多人此时早就明白了李宽的用意了,两首诗作放在一起,好坏自不用评说,诗的好坏立见高下。而且沈云的诗就像一个笑柄似得,无声地躺在那里坐着陪衬。

  说句实话,今天沈云多少有些背,李宽平时并不这样,最近一段时间萧若芷不断催促李宽将如诗收房,而且已经开始在外面寻找了,标准也不高知书达理就行。不过有一条却是万万不能更改的,至少看上去要好生养的。

  对于萧若芷面面临的压力,李宽多少是能够理解。他知道古代女人对于传宗接代有多么执著,于是李宽几次和萧若芷沟通无果。李宽也是凡人,自然也有些许多的喜怒哀乐,这种时候却无处去诉,李宽的郁闷感与日俱增,恰巧沈云今日无端挑衅,这就给了李宽一个宣泄的机会,一腔无名火直接把沈云名声打落掉七七八八。

  场面一时间有些安静,旁人暂时找不出多少话题,刘希文看看那诗,开口笑道:“此诗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潜气内转,脉络贯通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