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取字_男二的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竟然什么都没干!

  说没干也不合适,因为好歹守在码头看了半天。虽然他看不懂到底要看什么,但是边上的几个人分明看得兴致勃勃。因为自己看不懂,所以沈元彻便觉得无聊透顶,他挪到了顾准旁边,百无聊赖的问了一句:

  “这些人到底在运什么?”

  “钱。”顾准回他。

  沈元彻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忽然就不觉得无聊了:“这些船上装的竟然都是钱?谁家这么有钱?咱们是要抄家吗?”

  顾准无奈地看了看他:“想什么呢?这些都是朝廷的粮税。”

  自从他们改征收实物为征收铜钱后,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盐官县的粮税就全都征上来了。今日这些人运的就是钱,准备将这些粮税通过海运运往京城。

  盐官县毕竟是头一批改革税法的县城,皇上此番前来,其一是为了制盐,其二也是为了看看这新税法到底执行的如何。有李况看着,中间自然是没有出现什么纰漏。皇上听李况介绍,虽然只报了一个大概的数字,但皇上心里也清楚,今年的税收并不比往年的少,甚至还有可能更多。以前收上来的粮食虽多,但是从地方到京城,每一层都有官吏盘剥,最后运送到京城的粮食,远没有一开始征上来得多。劳民伤财,不过如此。

  如今换成了钱,管理又处处严格,一切井然有条,事情不仅简单也高效多了。最重要的是,国库并没有什么损失,这便说明此次变法还是大有可为的。

  在码头站着看了半天后,皇上又去了常平仓。

  今年的常平仓难得遇见了一个大丰收,且收出来的都还是新粮。如今秋税虽然征收完了,但是常平仓还在对外粮。一行人赶过去的时候,便有一农户拉着一车的粮食说要过来兑钱。

  那小吏不敢耽搁,登记造册之后,便按照市价称好、给钱,中间并不敢糊弄或者盘剥百姓。

  皇上看到这里不住地点头:“管得不错。”

  李况也不邀功,只道:“盐官县之前落马的吏员不再少数,有了前车之鉴,他们也不得不守法。”

  这话不假。就连太子也觉得,在某些地方盐官县管得确实比京城还要好,未此他还私下同顾准而感慨了两句。

  顾准却不像他们这样乐观,反问道:“殿下觉得他们为何听话?”

  太子未曾多想便道:“自然是因为李大人御下有方。”

  顾准颔首,正是这个道理,不过他又问:“倘若我师父如今不在盐官县,殿下觉得这粮税改革还能推行得下去吗?”

  这……沈元景忽然没了声音。

  这事儿他还从来没有思考过,不过粗略一想,似乎是不行的。

  顾准也知道不行,如今的局面就是,朝廷所说的变法完全只依赖于一个人或几个人。如果没了这些中流砥柱,这变法自然也就无疾而终了。他师父在这场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