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步紧逼_官场之风流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安排对何李二人来说,也不能算有什么亏待。

  除了苏恺闻将接替何清社担任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外,潘石华推荐多年来跟随的区政府办主任罗毕接替李锋担任负责党群工作的镇党委副书记。

  他们此外就是希望将刘卫国调到区公安分局担任副局长,梅溪镇派出所所长及指导员等职务,将直接从市局抽调精兵强将补上。

  他们也是打算在沈淮跟地方党政体系脱离关系之后,由苏恺闻、罗毕接替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职务,这样基本上就能压制住黄新良、郭全、袁宏军等沈淮留在梅溪镇的老人。

  坐在潘石华的办公室里,沈淮看着窗外的榆树枝叶,洒下片片的光斑。人坐在空调间里,感觉不到户外的酷热。

  “现在市里决意要贯彻落实省委田书记的批示,要将竹社、黄桥与梅溪镇合并,成立梅溪新区。筹备工作,市里由谭书记亲自挂帅,区里的具体工作由周区长以及将来到梅溪镇工作的小苏同志负责,沈淮你是梅溪镇党委书记、工业园党工委书记,又是区里的副区长,梅溪新区的筹备工作,你也是责无旁贷啊……”潘石华说道。

  沈淮不知道潘石华昨天给谭启平敲了一记闷棍,现在感觉如何,这时的话里又有多少言不由衷,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周岐宝,说道: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梅钢新厂建设外,将来也是要保证梅钢能正常运转,其他事务都顾及不暇。何清社到区里后,我想将区里的招商、教育工作丢给他分管;梅溪新区的筹备工作,你们一定要拉一个人,那就拉何清社吧。”沈淮说道。

  “梅溪镇是在你手里崛起的,”周岐宝笑道,“你的经验,对成立梅溪新区是宝贵的,对新区做规划时,我可是会把你拉过来把关的。”

  “真要我说,那我就说一点,”沈淮说道,“那就不要管梅溪新区什么时候能通过省里的批准,唐闸区先紧要着在梅溪河口的再造一座大桥,将两边的沿江公路连接起来,新区的大格局就能基本成形,之后细处的工作可以慢慢的去琢磨。”

  周岐宝听了沈淮这话,忍不住想反驳。

  梅溪河口造桥,桥跨要有四百多米。

  要造主跨度这么大的高等级公路桥,没有一个亿的资金砸进去,怎么造得起来?唐闸区从哪里抢这笔钱去?

  但想想,真要沈淮这个拼命三郎去搞,说不定还真能造起来,周岐宝咽了口唾沫,没有吭声。

  潘石华敲着桌子,想到造桥的事,心里就恨。

  要不是沈淮蛮横的关闭下梅公路改造项目,何苦惹来后面那么多事?不过,想想沈淮当初打算花四千万造渚溪路桥,又有谁能想象沈淮能凭借梅溪一镇之力做成此事?

  潘石华在唐闸区的工作时间很长,对地方具体情况了解得要比周岐宝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