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1章 总结 1_德意志崛起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多少实战经验?(历史上美国陆军参考的是法国人的炮兵体系,75MM速射炮加155加农炮。)所以,美国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代表德国人解决不了!

  于是在当天晚上,苏雄上将和卡尔斯少将就乘坐交通艇来到了本森上将的期间上,一起到来的还有黑老头潘兴以及马歇尔少将。他们将一起解决目前美军遇上的难题。

  “看来,我们的担心终于变成了现实,日本人拥有的装备水平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不把这些远程加农炮压制住的话,我们的前进过程举步维艰,因为,我们计划中准备设立的所有后勤站点都在日军火炮的打击范围内。苏雄将军,您是海军方面的专家,在炮术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那么现在有没有能够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本森将军问道。

  “很难,按照之前我们的约定,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备的都是穿甲弹和半穿甲弹,前者用于对付战列舰,后者用于对付装甲巡洋舰级别的目标。对于超远程目标,我们的攻击方式是使用轻弹,但是这次战役中,我们一发都没有准备,甚至整个美国也没有适合我们使用的轻弹。而对于贵国的14寸舰炮,我们只能说,我们连完整的射表都没见过,所以,真的无能为力。”苏雄说道。

  “那么陆军方面呢?卡尔斯少将,您有没有建议?”一旁的潘兴问道。

  “我想知道现在贵军中的新式155MM加农炮是否可以随时投入战场,就是用德国的K09型150MM加农炮改装的那一款,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款火炮的射表和德国原版产品差不多?”卡尔斯少将不敢托大,于是问道。

  “是的,只是口径改了一下,弹药稍微做了一下调整,为了方便这次登陆作战,我们对炮架进行了轻量化处理,但是射表和弹道不会发生变化。”潘兴十分肯定的说道。

  然而这一次,卡尔斯少将没有立即回答潘兴的话,因为此时,他手中正拿着一份文件,那是马歇尔刚刚给他的关于美军M1A3型155MM加农炮的数据文件。

  “恕我直言,贵军在炮架减重的问题上做的有些过了,驻锄支架采用开孔的方式减少重量勉强可以,但是在液压设备和火炮连接的地方减少强度就有些过分了,因为在大仰角射击的时候,火炮对炮架刚性连接处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您可以理解为每射击一次,都有一柄重锤狠狠的敲击地面。”卡尔斯说道。

  “这个问题很大吗?”潘兴问道。

  “是这样的,我本人虽然在德军内部不能算是真正的炮术专家,毕竟在帝国军队中,如果你不能指挥和协调以8种不同火炮组成的至少400门以上的炮群的话,那就不要说自己是专家,但是,我个人也是指挥过军级别的交战的,其中也有机会接触到包括K09型加农炮,以及210MM重榴弹炮这类武器的。对火炮的性能和操作也有一些研究。我估计如果使用归国的M1A3型远程火炮在大仰角下射击的话,炮架寿命可能只有常规产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卡尔斯少将说道。

  第二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