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 军情司初建功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司吸纳之前,本来就是一名普通商贩,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甚是熟稔,倒也不会被人瞧出端倪。

  陈暮让他去准备一些干粮,等掌柜的送来之后,他才一边掏钱,一边低声道:“看管好这院子,里面的工匠不准出来,外人不准进去,莫要让人知道了。”

  “唯。”

  掌柜接过钱,将命令记在心里。

  取了干粮,陈暮从酒楼出来,骑上马,带着典韦往国相府而去。

  吴匡这些日子过得非常舒坦,毕竟自己啥政务也不用处理,每日享受就行。虽然心里有些不甘,但人老了进取之心也少了许多,反正只要齐国不出乱子,他这个国相至少能当得称职。

  听到陈暮来访的消息,吴匡主动出门迎接,他也不算是个坏人,现在看到陈暮把齐国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心里也佩服英雄出少年,自然不愿意结仇。

  毕竟人家年轻,自己年老。以后人家还有上升空间,要是得罪死了,再过几年自己老死病死,自己的亲族怎么办?

  “刺史。”

  “国相。”

  二人见礼,吴匡邀请陈暮进国相府。

  到了厅堂分列坐下,陈暮也不废话,直言了当道:“老大人,我此次前来,是想找老大人要一封书信。”

  “书信?”

  吴匡不解道:“给谁的书信。”

  “大儒康成公。”

  陈暮解释道:“我打算在泰山开书院讲学,如今海内最有名望的大儒康成公便在高密老家隐居,康成公之名望,天下皆知,连黄巾贼寇都不敢对他加害,若能请动他老人家,则大事可成。”

  吴匡惊讶道:“没想到刺史还有这等雄心壮志,实不相瞒,我与康成公也算旧识老友。之前也曾经邀请他来齐国,可他只想在家隐居,若刺史有此心,我即刻写信。”

  “多谢老大人。”

  陈暮拱手致谢。

  之所以让吴匡发出邀请,是因为吴匡大小好歹也是名士。

  在汉朝,有名望的读书人称为名士,而那些受人尊敬,在经学上有研究的,则称为大儒。

  在马融死后,如今能够有资格被称为大儒,已经寥寥无几。

  陈暮的运气不错,青州刚好有几位大儒,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郑玄。

  作为后学晚辈,陈暮没有把握能邀请到郑玄来,因为郑玄可是连大将军何进征辟都拒绝的人,所以他只能找吴匡帮忙,看能不能给个面子。

  当然。

  为了邀请到郑玄,陈暮也是做了两手准备。

  第一手当然是掏出书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二手嘛.

  反正他可不想空手而归。

  从吴匡那里要到了邀请书信,陈暮才准备好马匹,启程出发往北海而去。

  阳春三月,艳阳高照。

  城外广阔的田野上,到处都是耕种的人。

  如今齐国百废待兴,陈暮清除了大量豪强宗贼,一来收拢田地,分给百姓。二来,查清隐户,解放劳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