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西进关中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我打算回青州,一来治理民生,加紧督促粮草。二来也是要开始准备冬衣,不然士兵没有过冬的衣服,肯定难以维系。我这次并不是向大哥请辞要走,而是回后方统筹全局,若胜利则有后援支持,若失败则有人接应,这是在做两手准备。”

  “这些事情,公与不是在青州统筹全局吗?”

  刘备不解。

  这些事情都交给了沮授来处理,以沮授的才能,一直做得井井有条,前些日子还发了信过来,说冬衣已经在筹备,不需要他来担心。

  陈暮笑着解释道:“公与虽然处理得很好,但这一趟回去我其实还是要准备做宣传工作。之前不是说过吗?咱们必须要给这件事情定性为奉诏讨伐国贼,必须让天下人知道,我们的行为是正义之举。”

  “那篇《讨董记》?”

  “不错。”

  “原来如此。”

  刘备轻点下颌,表示明白了。

  起兵讨董,在名义上肯定是讨伐国贼,跟清君侧其实是一个意思。

  问题是董卓毕竟把持着天子,那他就有了所谓的正统性。

  在各路诸侯讨董的时候,董卓就已经下令,发全国诏书,言称十八路诸侯是谋反行为,其罪当诛。

  虽然在讨董之初,青州集团就已经把刘协“死”前的诏书发布,取得了舆论胜利。

  但这只是初步胜利,要想扩大战果,就得宣扬讨董联盟是正义的,董卓是邪恶的,将董卓的那些光辉事迹公布于众,让世人认清楚他的真实面貌。

  也许有人说,你这不是引导舆论吗?

  可舆论战就是要引导舆论,不然世人都分不清楚谁是好人坏人,稀里糊涂地看完这一仗,都不明白诸侯们在做什么,那才叫可悲。

  明白了这一点后,刘备也是对陈暮打算回青州搞舆论战做了肯定,说道:“让世人知道我等行为乃正义之举确实应当,只是四弟走后,军中事宜,我当问计何人?”

  陈暮道:“我师兄王景兴,还有公与好友田元皓可托付大任。”

  王朗是陈暮的门子进的青州集团。

  田丰是跟沮授关系不错,又在冀州有名望,才被邀请过来。

  但他们二人在军中的地位不是特别高,刘备最信任的人,依旧是陈暮,除了一些原则上的问题,比如继续讨董这件事上以外,大多数情况还是愿意听陈暮的话。

  如今陈暮一走,那王朗和田丰就得重用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暮现在离开,也算是给他们二人铺路,方便提升他们在青州集团的地位。

  听到陈暮的话,刘备点点头:“好,那四弟你先回青州,我青州牧的大印你带回去,尽快调动起一切力量,充实讨董大军。”

  “我知道了。”

  陈暮接过青州牧大印,挂在了自己腰间,与刘备兄弟之间,这就是百分百的信任。

  向老大哥请辞之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