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2章 绝活_穿回民国当戏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不了唱戏这碗饭。

  这种事大半是凭运气,有的人谨慎小心呵斥嗓子,到底过不去这一关。有的人大大咧咧,该吃冰吃冰,反倒什么事都没有。

  倒仓因人而异,一般发生在十三岁到十九岁不等。如果师父早在十来岁就坏了嗓子,那就解开了蒋锵锵心头堵着的一个疑问师父既然像师娘说得那么厉害,为什么一直声名不显

  想通了这件事,蒋锵锵信心倍增。

  师父没唱出名是硬件问题,而不是实力问题。如今再加上武功秘籍的加持,一个小小的何仙姑,何足道哉

  可等她真正学起来才明白,世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武功秘籍。

  穆家的绝活不是喷火、甩发、变脸、甩领子那种炫技,而是在一出戏里,某些不大引人注目的小节。

  比如同样都是摔叉,有人摔得干净利索,有人摔完髯口糊了半张脸,把子也缠到一起,不得不在台上现拾掇。这些小节虽不算错,却大大影响演员的形象。

  这些个门道,说出来其实没什么。可若不是经人指点,保不准琢磨十多年也参不透个中诀窍。

  而张德安要传授给蒋锵锵的,正是此间法门。

  考虑到徒弟的年纪,张德安先拣容易的开始教。不想蒋锵锵悟性极高,学习进度远远超出意料。

  张德安只觉得自己拣了块宝,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蒋锵锵却笑不出来了。

  上辈子,她是个名副其实的富贵闲人。因着健康原因,甚至连升学考试的压力都没承受过。然而现在却肩负着穆家的荣辱,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来气。

  “穆家的脸面今起就交到你手上,一切就看你的表现了。”

  师父的这句话重重压在心头,蒋锵锵只盼着尽快学会,好给何仙姑一个了断。

  于是师徒两人,一个玩命教,一个拼命学,仅月余便有大成。

  最先发现蒋锵锵变化的不是何仙姑,而是大莲蓬。

  何仙姑撬不过来蒋锵锵,便一力扶持大莲蓬,和三秀大唱对台戏。她没把十岁的小师妹放在眼里,任其自生自灭。

  拣了便宜的大莲蓬却不安心,生怕这对师兄弟哪天合好了,再把她甩到一边。因此时刻关注着蒋锵锵的举动,一发现问题就向何仙姑报备。

  何仙姑是同门,拿眼一扫就看出端倪,眉头越锁越紧。

  如果说之前她只是怀疑,待看到蒋锵锵在台上念完“开帐”后的那个抖袖,心下就凉了半截。

  小师妹的抖袖不仅对,而且连师父都不会

  何仙姑之所以能这么肯定,是因为三年前,她在南边结识了一位高派名票。

  此人是名西医,曾为高胜天的二儿子医过病。经高胜天亲自指点,他倒是得了两手真传。

  何仙姑为了这两手绝活,捏着鼻子陪了糟老头好几晚,总算得手。

  她把这两手绝活当宝贝似的捧着、藏着,即便在师父面前也没敢露出半分,不想今日却在小师妹身上看了个清楚。

  更可怕的是,蒋锵锵会的只多不少

  何仙姑恨得牙痒痒,小丫头什么也没付出,就得了高派的真传,凭什么

  即便是师父,他跟了师爷那么久也没得到真传,凭什么蒋锵锵却轻轻松松得到了

  想当年师叔入赘穆家,被人指着脊梁骨骂,说他连张家祖宗都不要了。师叔忍辱偷生才得的传授,怎么肯轻易传给个女孩子

  难道说蒋锵锵也

  何仙姑微微摇头,很快否定了这个推测。不提蒋锵锵年纪太小,单凭师叔那副怂样就不像。况且他是入赘的,想必也没那个胆子。

  这事倒要好好打听一下。

  若是张德安那边松动,她倒不介意放下身段,虚与委蛇。

  何仙姑不准备将此事告诉师父,决定闷头发大财。

  她的运气似乎格外好,仅仅在半个小时后,便得到了想要追查的结果。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