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抢占制高点_跨越鸭绿江195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敢相信呢?”

  “咱们的贫困户,三天两头吃肉,天天都能吃上鸡蛋。孩子都能上学,还能上大学,别的地方的地主行么?”

  徐锐想象不出来,贫困户怎么会比地主还富裕,只好转移话题。

  “有了夜视仪就是好,晚上都能看见人,这东西是怎么鼓捣出来的?”

  “也不难,人啊,动物啊,都会发出热量,利用红外原理,就能探测出来。这回懂了吧?”

  唉,也难怪,其实我也不太懂。

  “也不用懂,原理什么的,那是科学家的事情,咱们会用就行。”

  遍地战火,把野兽都赶到了偏远的森林,一路上除了几只野兔,都没见到其他野兽。

  两个来小时后,徐锐和成方明到达玉女峰脚下。

  这里距离云山不到二里地,正在云山通往温井的必经之路上。

  先头的一营、二营,继续行军,悄悄摸向间洞和朝阳洞。

  三营、四营和团部,开始悄悄向玉女峰山上摸去。

  政委带着人设立团指挥部,徐锐则带着两个营长查看地形,设置阵地。

  地形勘察完毕,就开始部署。动作快的连排,已经开始挖工事。

  这一次还带了不少工兵铲,质量自然都是上乘的,用起来十分顺手。

  还送来不少编织袋,装上土就是沙袋。在难以挖工事的地方,编织袋更加实用。

  这个东西比麻袋轻巧的多,叠起来不占地方,一个人能带很多。既能装东西,又能装土当沙袋用,很受官兵们欢迎。

  外面的事情,成方明不管,他负责在团部帮助建立跟师里的通讯联络系统。

  2020年的时候,作战指挥系统虽然仍采取垂直指挥,但是已经大大扁平化。

  军一级的命令,甚至可以直达班排甚至某一个士兵那里。

  但是现在刚刚补给上来,短时间建立起这样一个指挥系统,还不太现实。

  即使设备和信号等硬件设施没有问题,志愿军的军官们也未必能够是适应。

  现在仓促改变,大概率会产生混乱,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所以,现在还是沿用原来的垂直指挥方法,只是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设备,质量比原来好,也更加轻巧,灵敏。

  南方一阵光亮出来,徐锐拿出夜视望远镜一看,就见公路上一长串坦克和汽车驶来,随即传来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音。

  十轮大卡车上,南高丽士兵挤得满满的。

  这应该就是南1师的摩托化部队,今晚应该在云山宿营。

  终于赶到了他们的前面。

  果然,车队转弯,向云山城内驶去。没多久,就散开来,士兵们纷纷下车,开始搭帐篷。

  有的人则打开睡袋,钻进去睡觉。

  360团这边,修完工事,设好迫击炮位,留下监视哨,大部分人也钻进睡袋,开始睡觉。

  成方明在阵地上走了一圈儿,发现战士们的工事修得还真不错。

  论起土工作业的功夫,解放军有着优良的传统。

  这既是军事素养的表现,也是缺乏火炮,火力不占据优势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为的是尽量在敌人强大火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生存能力。

  用夜视望远镜看看云山城里,发现那里几乎没有土工工事。

  如果有的话,也是钢铁工事。

  坦克、装甲车、汽车围起来就是工事。

  这是一种活动工事,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火力。

  如果没有破甲攻坚手段,单凭轻武器的话,很难突破。

  每突破一步,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原来的抗美援高战争,志愿军就是凭着轻武器突破这样钢铁工事。

  一想起这些,成方明就不禁对这些志愿军前辈肃然起敬。

  跟这些人接触一天了,他们明知道敌人的武器先进,但是没有人表示出一点怯懦。每个人都具有坚定的意志和战胜敌人的强烈信心。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