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疏影幽谷 暗香浮动_碧海洗心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顶端。这里已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遇山拜仙,遇庙拜佛。

  李正现在身持佛家至宝牟尼珠,与佛也算有缘,所以遇庙也恭敬行礼,至少表示自己尊重佛教。一路游玩,在看过了栖峦峰的凌云寺、灵宝峰的灵宝塔后,几人就往都江堰走。

  毕竟自己不是佛家之人,礼而敬之足矣。九人坐着竹筏顺江而走,来到岷山灌口镇。

  这里是传说中的二郞神道场,这里有著名的都江堰呢。这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构成。

  三者间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用水。致使成都平原才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游玩够了,李正一看时间还有七八天的样子,决定去青城山,那里可是道家起源道场,又是道教名山之一,比之峨嵋派更是久远,不可不去。

  来到青城山,见青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不愧“青城天下幽”的美誊。青城山历史悠久,是道教发祥地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古称“洞天福地”、“神仙都会”。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水秀、林幽、山雄、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

  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这天天气阴郁,雾气茫茫,下着蒙蒙细雨。几人打着伞,轻身漫耍,游走山林之间,品味幽雅之静,走到一个两峰夹峙之处,见前面有一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

  一阵悠扬、清越、婉转,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宛黄莺出谷、乳燕归巢的琴声飘来,和着丹鹤成群,唳于山间。

  李正不由念叨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几人站在那里静静的聆听,听着琴声鹤鸣,久久不愿醒来。直到一曲终了,方自酣睡,恰似: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众人心神沉醉,仿佛天地一片万壑松风,流水霜钟,心和平气,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