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七五章 兴办技术学校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极受丁宽信任。当年潜伏在冀州,暗中盯紧太平道的,就是这个丁鹏。黄巾覆灭之后,丁宽就把丁鹏调回了扬州,负责工程营这个核心部门。

  别看丁鹏在外界名声不显,甚至很多投入丁宽麾下略晚的将领,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在丁宽早期的队伍之中,没有人敢轻视丁鹏,从马腾、朱治以下,见到丁鹏,都要和丁宽一样,老老实实叫一声鹏叔。

  丁宽现在已经是车骑将军了,又有了自己控制的根基之地,工程营的存在也可以开始公开化了。虽然工程营内的很多技术,仍然会严格保密,但这次丁宽就准备把工程营彻底并入到军事学院之内。

  这样,就可以把要推广的自然科学体系,与强势的军事部门紧密联结起来,可以给予这个初生的知识体系,足够的保护,调动足够多的资源进行孵化,未来随着诸多技术民用化,这个体系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而当这个知识体系真正的成熟起来,就会与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息息相关,逐渐有了自己发展壮大的持续生命力,成为与士人相抗衡的一股巨大力量。到那时,即使士人集团反应过来,再想打压自然科学体系,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了。

  秦朝焚书坑儒也没能彻底断绝了儒家道家的传承,等到自然科学体系真正成长起来,士人集团就更没有能力,再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全面压制了。

  说起来,士人集团也好,儒家思想也罢,并不是什么洪水勐兽,其存在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按丁宽的理解,儒家思想,就是一套以道德舆论为标准的,自律性管理体系。而法家思想,是一套以律法为标准,以官府强权为工具的,他律管理体系。

  儒家的这种自律性管理体系,相对于法家的他律管理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社会的管理成本要低的多。治理天下,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很多的时候决定一个政策取向的,不仅仅是对错,还有成本考量。

  尤其是在两千年前的大汉,各种技术仍然十分落后,对天下的技术性管理能力相当低下,技术性管理的成本极高,这种条件下,儒家思想自然就更容易被当权者接受,并奉为圭皋。

  儒家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是有很多先进之处的。问题出在后人的解释和运用上,所谓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后世的儒家思想,其实已经被阉割改造的不成样子了。

  而那些当权者,为了降低社会管理的难度,一直在用阉割过的儒家思想,拼命把社会结构进行简单化,对社会的多样性进行全面压制,才是造成中国的两千年封建王朝时代,一直在原地踏步,发展缓慢的原因。

  丁宽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开放性的,能够自我不断改良的社会体系,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内缩的,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