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九一章 建立新的教育体系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典农司、监察司、兵马司,丁宽就建立了坚固的统治基础,但要想把这五州治理好,仅仅这三司肯定是不够的,因此丁宽的骠骑将军府之下,还要设立其他的功能机构。

  作为穿越人士,丁宽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非常关注,甚至一度有过将教育司,提升到与根本三司同样的地位。不过此时的时机,还明显不成熟。

  大汉其实私学非常盛行,并不是很多人所说的世家垄断了所谓的教育权,与其说这些世家垄断教育权,不如说他们是学阀更加恰当。

  只是要接受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大汉的黔首百姓连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能力让家中的子女去读书?

  因此从结果上,就是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而底层的黔首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而且大汉的私学也同样以经学为主,虽然私学的风气还比较开放,但教授内容与黔首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关联度却很小。

  这样的教育体系,实用度不足,除了少数有远见的家庭,其实黔首百姓送子女去读书的意愿,也同样不高。

  丁宽要推广的教育,就是最简单的基础教育,在降低教育成本和学习难度的同时,提高教育内容的实用性,由此来提升底层百姓送子女读书的意愿。

  这么多年的试行,丁宽在自己农庄内部和军队之中,推广的小学堂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了。现在丁宽就是要把这个体系,在将军府控制的屯田体系和军队体系,进行全面的推广。

  这个小学堂体系,将不仅是针对那些体系内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子女亲属,也同样会被接纳进入这个教育体系。

  虽然丁宽的主动推广,仍然限于将军府控制的体系之内。但所用的教材等却并不保密,如果有地方上的人愿意效彷,丁宽也会乐意支持。

  而丁宽在青州试办了几年的技术学校,也同样效果良好,丁宽将会通过教育司,把几个技术学校体系都推广到五州之内。

  每个郡国至少会设立一套技术学校的教育体系,甚至有些接受度良好的郡国,可以多开立几所技术学校以辐射更多的人口。

  这些技术学校,负责传播的都是各类实用技术。无论是农校、医校、还是军校之中传播而出的军民两用技术,都可以使得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有一技之长。能够迅速的提升自己家庭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因此对黔首百姓而言,更具吸引力。

  就如后世改开之初,刚刚大规模加大教育投入之时,很多中专、技校、职高之类的专业技术学校,对很多贫困家庭的吸引力,还在大中专教育之上。

  这些基础的教育,提供的都是尽量实用和基础的教学内容,为的是给更多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这些处于最底层的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