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七十四章棱堡_战国藤原幕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定了本多正信,我便将全部重心都放到了领内建设的方向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本多正信也在想我极力进谏暂时停止扩张,专心领内的建设。此提议一出,立马得到了众家臣的支持。

  于是我便从善如流的在大评定上定下了未来两年家中的基调:1、暂时停止扩张,专心领内发展。2、筑新城。3、扩充常备。4、改组常备。

  第一点好办,按部就班的休养生息便是。但是筑新城家臣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部分人认为本家既然和大友家定下了攻伐南九州的约定,就应该将重心放在南九州,也就是新城要在筑后,以应对未来的南九州攻略。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虽然和大友家有了约定,但是大友家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本家遵守约定,但是大友家未必会遵守。包括未来攻略不得不向中国地区发展,所以不管是防范大友还是以后发展,均要在筑前方向筑城。

  经过讨论,以及我自己的意见,最后一致决定在久留米地区筑城,具体地点由奉行众们前往久留米地区考察,当然带上了本多正信。

  之所以带上他,我也是想看看具体本多正信到底有多少本事,配不配得上历史上那么高的评价。同时也要看看他是否真心为我所用。

  而新城池地点,也经过近一个月的选址,选在了久留米附近,具体位置,还需要详细考察。

  城池类型,则是暂定平城。

  而我,也开始利用后世的知识对城池开始做大致的设计。

  具体城池的结构建造,我打算待具体位置决定后再规划,但是外围的房租,则是立刻开始进行。

  和传统日本城池最大的变动便是,我要做棱堡,同时做的是星型要塞。

  棱堡其实质就是把传统的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在火药时代之前,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头或者砖块进行加固,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

  但是在公元1453年拥有完善城防系统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宣告着城市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火炮。不过有矛必有盾,一种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最早的棱堡是由十六世纪初的意大利人发明的,总体可视为塔楼的一种进化版本,棱堡和棱堡间间隔很大,堡垒垂直于城墙,形状为钝角。其本身依然为石砌而且高大,只有一个地方得到了显著提高,那就是侧射火力。布置在棱堡上的大炮可以对护城壕进行纵向射击,

  请收藏:https://m.fq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